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一趟闽粤之旅给薛家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薛虬和薛舒辰还好,薛蟠和薛瑾萱都是初次出远门游历,心中那是兴奋得不得了。薛蟠虽是男孩子,但之前也大都只是在金陵城附近打转。薛家生意做得颇大了,薛老太爷和薛霖也不像以往那般经常出去视察。即使出去,薛蟠还要读书,也不方便带着他的。薛瑾萱是女孩子,平常出门的机会更少,因此一向端庄的她都笑容璀璨,难压心中喜悦。

他们一行人乘坐的是官船,宽敞舒适,还有随身伺候的人手,和平常的日子也不差什么。一路沿江而行,这个年代环境还没有被污染,都是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山河壮丽,让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薛家几个孩子们都很欢喜,迷醉在这秀丽山水之间。

薛淞看着几人快意的模样,轻叹了一声。前世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每逢暑假寒假,都要外出旅游,放松心情,长见识,小时候是父母带着,后来大了些,也被允许着和同学伙伴做短途的,比较安全的旅行,锻炼自理能力。

对比起来,这些孩子虽然生在富贵人家,从物质享受和财富上来说,比少年的自己可强得多了。只是,此刻薛淞只觉着他们有些可怜,他们绝享受不到自由的生活。薛淞不禁沉浸在回忆中,当时只道是寻常,但这种单纯的快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书中描绘的如画河山,如今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眼前,这让众人都觉得新奇不已。薛家几个孩子是大开眼界,每个人的感悟都各有不同。

薛虬在观赏风光之余,白天里也不忘了温书,每三日要做出一篇文章出来。薛淞也邀请了程先生和宋先生同游,两人欣然答应下来,古人外出的机会本就不多,出门在外条件也艰苦。而跟着薛家游历,一路乘坐官船,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很好,还很安全,这样的旅行,两人都不愿错过。一路上,程先生还要指导薛虬的功课,宋先生也要关照着薛瑾萱、薛舒辰姐妹,也不算白沾光,他们因此心里都很踏实。

白日里,洪师兄和薛淞经常在一处品茗聊天,下棋赏景,以此消遣时间。洪师兄原在工部任职,此番出京,是到福建总督麾下任重要差事,品级升迁了两极,到了地方后,也有实在的权力,也是一桩好事。因此,虽然家人留恋京城繁华,但他自己却是雄心勃勃,有意做出一番事业来的。知道薛淞在东南沿海的海贸做得红火,洪师兄也很感兴趣地向薛淞询问起东南一带的情况来。

薛淞把自己所知的细细说出。福建一带在古代是多山少田的地方,百姓生活艰难,很多人只得到海外谋生,下南洋的华人中,基本也以福建、广东人为主。

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华人才得以在东南亚立足生根,蓬勃发展。对这些先驱者,薛淞是怀着敬佩之情的,他们有勇气,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树挪死,人挪活,努力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着走出一条活路来,这种胸怀和精神,在古代闭塞麻木的社会里是何其难得啊!

洪师兄也是务实的人,以后他要在福建做高官,如果能让他多了解一些当地百姓的苦楚和求生的艰难,从心里对他们多些悲悯和体恤,在施政办事时给予百姓们支持和宽仁对待,那可是善莫大焉。

薛淞觉得自己能影响到洪师兄,能为福建百姓出些力,他就很满足了。此时,他心念一动,那红薯忠孝亲王正在各地试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结果,准备等到有十足把握时,在明年永明帝的六十寿辰时贡献上去一鸣惊人,眼下忠孝亲王已经向永明帝透了个口风,永明帝对此很感兴趣。

薛淞很希望这红薯能早一些出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那些土地贫瘠的贫苦之地。他知道红薯的产量和好处,希望能让那些穷苦的人尽快填饱肚子,免受饥饿的折磨。但这话薛淞只能埋在心中,他苦涩一笑,即使想做对百姓有利的事也不能为之。他没有胆量破坏忠孝亲王的大计,也不能扫了永明帝的兴致,皇帝的圣寿需要锦上添花。这就是他所处的世界!

薛家两个姑娘闲着没事时,与船上做活的媳妇婆子们也会说些家常话。婆子韩氏一家都在船上谋生过活,丈夫儿子是船上水手,韩婆子和媳妇在船上做饭、打扫兼伺候坐船的女客们。她们的住处逼仄简陋,吃食也单调,每日里只见她们忙碌辛苦,难得有休息之时,但谈起眼下的生活来,这对婆媳觉着满意得很。

“姑娘,我家当家的每月能从上头拿到一两银子呢,儿子少些,也有一吊钱呢。”那韩婆子谈起家中的生计来,是笑容满面,十分满足:“我们婆媳俩也在船上帮忙,吃住不用自己花费,一个月也有几百钱呢。再加上太太姑娘们的打赏,日子过得不错呢!”

“这也算不错?”薛瑾萱和薛舒辰面面相觑,压住心中的诧异。

她们出身富贵,所居的京城和金陵城也是繁华富庶的所在,平日里来往交际的朋友和人家也都是很体面的,几曾见识过这民间疾苦?

金陵薛家是富贵皇商不说,与薛霖交往密切的以文臣居多,都说文臣清苦,比不得勋贵宗室的荣华,但那种‘清苦’也只是没那么奢华宽裕罢了,哪里算得上真正的苦呢?

两位姑娘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平素里也帮着料理家事,知道钱财事务。她们家中的大丫鬟,每月的月钱是一两银子;二等丫鬟是一吊钱;小丫鬟和粗使婆子只有五百钱;算起来,也不比这韩家人多多少。

但月钱只是下人们的一部分收入。逢年过节,主家都要给赏赐,还有日常伺候好的打赏,四季的衣裳鞋袜,吃食丰盛,这些算起来,那就是月钱的几倍了。因此,薛家下人走出来的神气,身上的穿戴用度,日常做事的轻松程度,韩家人拍马也赶不上,她们这银子赚得十分艰难啊!这她们还觉着过得很好?

“姑娘,咱们家幸亏有好亲戚提携,一家人能上这官船讨生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每月的银子都能省下来。我们打算着,省着些,攒下的钱想法去买几亩粗田,日子就过起来了。”韩婆子喜滋滋地道:“咱们再苦上几年,给小孙子攒些钱,日后给他上学花费,也能当个读书人了。”

“姑娘,咱们家原来也是庄户人家,地里刨食可不易啊!”那媳妇感叹道:“一年辛苦到头,能吃饱肚子就该念佛了。如今咱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那真是菩萨护佑了!”

薛瑾萱又问起了农人的生计情形,韩家婆媳捡着自己所知的和她们说起,听得姑娘们一片唏嘘。贫贱人家百事哀啊,这农人的生活可不是诗书中‘悠然见南山’那么诗情画意!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哪里来的自在生活呢?

薛瑾萱和薛舒辰心中怜悯,分别赏赐了二两银子下来。韩家婆媳欢喜不尽,叩头道谢,开心地退下,去厨房去给做些吃食来孝敬。


页面连接:http://www.phpcmscs.com/book_0_22t2m/gnlglu23.html

书本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豆豆小说网飞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